地马桑有什么作用(地马桑有什么作用和功效)

2023-03-07 03:59:09  阅读 142 次 评论 0 条

农村经常看见的马桑,到底有没有使用价值?

山里的野果或野味,有金黄的山枇杷、有酸甜可口的刺泡,当然还有不错的刺苔,认识的人,见到这些就好像见到了宝,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几乎都认识,幼童也喜欢山果的味道,在这时候采摘山果也需注意,别认错了。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种很漂亮的野果子,看起来像桑葚,但却不能食用,它就是“马桑果”。

马桑,常见的灌木之一,在农村是较有名气的树种,因为它有毒且非常常见,尤其是其果子。常见于路边、土埂、荒地、林缘等地,小枝四棱形或成四狭翅,幼枝疏被微柔毛,后变无毛,常带紫色,老枝紫褐色,具显著圆形突起的皮孔。果子成熟由紫红色转黑色。树势不高,多在1.5-2米,但凡长到2米左右就会自然向下弯曲,极耐修剪,农村人见到马桑就会砍掉,觉得一无用处,次年或是间隔40天左右,又会有新芽长出,新梢肥大,不认识的看到它的新梢还很喜欢。

马桑在农村是最为常见的树种,也是山里有毒植物的代表,不仅是因为其果子有毒性,还因为植株的毒性。在我们黔东地区,是国内枞树菌主要产地,当地人采菌子就会提到马桑,但凡有马桑的地方,生长的菌子都不能食用,长得再漂亮的枞树菌都没人会采。

在农村,很多地方还是烧柴禾,就算是现在煤电皆通的情况下,部分农村都还在烧柴禾,薪柴都是来自山里的各种树种,其中马桑是最不受待见的薪柴。要是谁砍马桑当薪柴,都会被耻笑,说那人懒、说他没追求,因为马桑随处可见,且马桑当柴火,燃点不高,木质较轻较软,没有火力。另外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马桑叶,是活辣子最好的温床,马桑树上活辣子是最多的,在8、9月份,会经常发现路边的马桑叶被活辣子吃得只剩叶柄。

马桑果

马桑果,马桑树的果子,呈球形,通常呈穗状生长,在马桑的枝条上都能看到马桑果,幼果时红绿相间,渐成熟时由红绿转为紫红,远远看去,还蛮诱人。

马桑果转熟季节,在农村随处可见,虽然果子诱人,但是在采摘野果时,务必认清植物,不认识的切莫尝试品尝,遇到马桑果可别当桑葚采来食用,尤其是孩子,没有辨别能力,进山或进村,发现野果需得到大人的确认看是否能食用。农村野果子很多,味道也不错,品尝时擦亮眼,别把毒果当野果,马桑果是不可食用的。

清火的草,不知道叫什么名,大家看看是什么

【名称】:

地锦草

【英文名】:

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

【拼音】:

Dì Jǐn Cǎo

【别名】:

草血竭、血见愁草、血见愁、小虫儿卧单、铁线草、普瓣草、血风草、马蚁草、雀儿卧单、猢狲头草、扑地锦、奶花草、奶草、奶汁草、铺地锦、铺地红、红莲草、斑鸠窝、三月黄花、地蓬草、铁线马齿苋、蜈蚣草、奶疳草、红茎草、红斑鸠窝、地马桑、红沙草、凉帽草、小苍蝇翅草、红丝草、小红筋草、仙桃草、莲子草、软骨莲子草、九龙吐珠草、地瓣草、粪脚草、粪触脚、花被单、铺地草被单草、星星草、斑雀草、多叶果、凤凰窝、龙头狮子草。

【药材类别】:

全草类

【性味】:

辛,平。 

①《别录》:味苦,平,无毒。 

②《嘉祜本草》:味辛,无毒。 
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性子,味辛微苦涩,无毒。 

【归经】:

肺;肝;胃;大肠;膀胱经。

【入药部分】:

为大戟科植物地锦草的全草。

【产地和分布】:

生于田野路旁及庭院间。中国除广东、广西外,分布几遍全国各地。

【形态特征】:

地锦草是一年生匍匐草本。茎纤细,近基部二歧分枝,带紫红色,无毛,质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中空。叶对生;叶柄极短或无柄;托叶线形,通常三裂。全草药用能祛风、解毒、利尿、止血、杀虫、治赤痢,还可配制蛇药;茎叶含鞣质,可提取栲胶。叶片长圆形,长4-10mm,宽4-6mm,先端钝圆,基部偏狭,边缘有细齿,两面无毛或疏生柔毛,绿色或淡红色。杯状花序单生于叶腋;总苞倒圆锥形,浅红色,顶端4裂,裂片长三角形;腺体4,长圆形,有白色花瓣状附属物;子房3室;花柱3,2裂。蒴果三棱状球形,光滑无毛;种子卵形,黑褐色,外被白色蜡粉,长约1.2mm,宽约0.7mm。斑叶地锦本种与地锦草极相似,主要区别在于:叶片中央有一紫斑,背面有柔毛;蒴果表面密生白色细柔毛;种子卵形,有角棱。花果期与地锦草同。

【用法用量】:

内服:煎汤,10-15g,鲜者可用15-30g;或入散剂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或研末撒。 

【注意事项】:

【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】:

清热解毒;利湿退黄;活血止血。主痢疾;泄泻;黄疸;咳血;吐血;尿血;便血;崩漏;乳汁不下;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。 

有认识这草的么,叫什么名字啊。

地锦草为大戟科植物地锦或斑地锦的干燥全草。地锦草别名草血竭、血见愁草、血见愁、铁线草、血风草、猢狲头草、扑地锦、奶花草、奶汁草、铺地锦等,地锦草清热解毒、利湿退黄、活血止血的功效。

别名:铁线草、普瓣草、血风草、马蚁草、草血竭、血见愁草、血见愁、小虫儿卧单、雀儿卧单、猢狲头草、扑地锦、奶花草、奶草、奶汁草、铺地锦、铺地红、红莲草、斑鸠窝、三月黄花、地蓬草、铁线马齿苋、蜈蚣草、奶疳草、红茎草、红斑鸠窝、地马桑、红沙草、凉帽草、小苍蝇翅草、红丝草、小红筋草、仙桃草、莲子草、软骨莲子草、九龙吐珠草、地瓣草、粪脚草、粪触脚、花被单、铺地草被单草、星星草、斑雀草、多叶果、凤凰窝、龙头狮子草。

性味:味辛;性平

归经:肺;肝;胃;大肠;膀胱经

功效分类:活血药;止血药;清热解毒药

功效:清热解毒;利湿退黄;活血止血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0-15g,鲜者可用15-30g;或入散剂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或研末撒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anjicompany.com/post/199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汤圆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发表评论


表情

还没有留言,还不快点抢沙发?